首页_富联注册_平台
首页_富联注册_平台
全站搜索
文章正文
天辰娱乐-网址是多少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4-07 08:56    文字:【】【】【
摘要:天辰娱乐-网址是多少 2014年,全球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一轮快速发展期。我把2014年看着是这一轮的开始,是因为这一年发生的两件大事:1月13日谷歌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Nest智能家居公司。

  天辰娱乐-网址是多少2014年,全球智能家居行业进入一轮快速发展期。我把2014年看着是这一轮的开始,是因为这一年发生的两件大事:1月13日谷歌宣布以32亿美元收购Nest智能家居公司。11月6日,亚马逊宣布发布Amazon Echo家庭智能音箱。前者让资本重新发现了这个赛道,后者的语音交互给智能家居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全球智能家居行业的热情被点燃,国内也同步快速跟进。海尔、京东发布平台,欧瑞博、BroadLink等一众创业公司创立或者获得投资。

  时间进入2013年,9年过去,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究竟如何?2022年底发布的ChatGPT引发的通用人工智能浪潮又会如何影响智能家居行业?我们先从行业分析开始,然后对2022年的行业表现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详细盘点。

  智能家居行业一直给人的感觉是很近,但又很遥远。其实结合经典的产品接纳曲线来分析,目前智能家居的整体渗透率在4%左右,还处于行业早期市场,目前行业的主流用户是尝鲜者,这类用户的特点是喜欢新鲜事物,对科技拥抱程度高,有远见,喜欢表达,有KOL(意见领袖)属性。征服这类用户的关键在于产品要有新的功能,带来新的体验,而对于价格、性价比、体验极致、高颜值、高品质、口碑、售后服务,往往不是最关键的,简而言之,这类用户喜欢创新产品,而不是完美产品,也不是高性价比的产品。产品只有征服了尝鲜者,才能跨越市场鸿沟,进一步被早期大众接受,才能成为成功的产品。

  征服尝鲜者至关重要,关键在于提供创新产品和功能,可惜很多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早早的就开始追求低成本,降低硬件配置,从而扼杀了创新。尤其是家电公司,在已经非常成熟的家电品类上研发智能家居功能,因此习惯性的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更容易在新品类的产品上发生。

  跨越鸿沟的时间点的预计上,我觉得可以这样计算,当前智能家居如果渗透率为4%,根据IDC的数据,全屋智能的增长率预计为46.5%,那么大概经过4年左右的发展,也就是2027年,行业跨过鸿沟,正式进入主流市场。

  对于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业内有各种不同的概括,有单品智能、场景智能、全屋智能、智慧家庭、智慧生活等等。我认为能比较准确概括行业发展特征的应该是三个阶段:单品智能、全屋智能、智慧生活。

  第一个阶段,单品智能。这个阶段主要是单品的智能化,比如智能灯、智能开关、智能空调,通过物联模组来连接到云端。所谓的智能体验主要是能够在APP上控制设备,和通过智能音箱来语音控制设备。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在APP上手动设置场景来进行联动,但是场景设置对于普通用户有一定的门槛,而且由于用户家中设备少,也很难有良好的场景联动体验。单品智能阶段的开始时间点我认为是2013年底2014年初,虽然此前已经有WiFi配置和控制技术的研发,但是是2013年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才真正启动了智能化的热潮,加速发展最高峰的时间点我认为是在2018年,这一年天猫精灵深入到浙江、福建、广东的制造业产业带,并对物联模组进行补贴。时间进行到2023年,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品类没有被智能化了,只有比例的差异。

  第二个阶段,全屋智能。建立在单品智能的基础上,这个阶段主要是系统和空间的智能化,提供比如全屋照明、全屋安防、全屋影音、全屋暖通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客厅、智能卧室、智能阳台等空间解决方案。智能体验上,以无感化的交互体验为主,用户无需手动操控或者语音控制,主要通过传感器对人的行为感知来触发,以及基于用户习惯学习的主动服务。全屋智能阶段的开始时间点我认为是2020年底,华为首次发布全屋智能方案,到了2021年,成为行业共识,小米、小度科技、欧瑞博等公司纷纷发布全屋智能战略。加速发展阶段最高峰时间点我预计要在2024年底,需要等到人体感知技术大规模成熟应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无感智能。与全屋智能并行还有一条路线是智慧家庭,时间一致,但是发展路线不一致,这个留到下一节详细介绍。

  第三个阶段,智慧生活。经过全屋智能阶段,可能比较接近消费者心目中的智能家居体验了。智慧生活则更聚焦在消费者的生活服务上,在这个阶段,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娱乐、健康、安全等需求全面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得到满足,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和内容都接入到智能家居系统,消费者可以无缝体验到。比如购物,冰箱可以自动判别食材已经欠缺,通过用户授权后可以自动购买。比如健康,你的健康数据通过手表、体脂称、血压计、魔镜等各种设备收集,对接家庭医生服务平台,提前预防疾病或者及时得到处理。智慧生活阶段的开始时间点我预计是2028年,大概在全屋智能的发展高峰后三年左右,也正好是行业刚跨越早期市场,迈入主流市场的时间点。

  前面提到全屋智能阶段发展的同时,有一条并行发展的智慧家庭路线。智慧家庭与全屋智能有几点不同。

  第一,主要产品、功能及体验不同,虽然都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空间解决方案,但侧重点不同。全屋智能的产品主要为安防、电工电气、照明为主,主要功能是回家/离家、睡眠/起床场景的安防、窗帘、灯光氛围等,而智慧家庭的产品主要为智能家电,且主要为大家电,主要是附着在大家电上的洗衣、做饭、调温、用水、看电视等生活场景。

  第二,市场不同。全屋智能主要面对前装市场,面板、开关、插座、窗帘、摄像头、灯具等设备都涉及到墙内布线,适合在前装环节完成,当然也可以在后装环节安装,但布线效果和美观度可能不理想。智慧家庭产品主要是家电,基本面向后装市场。

  第三,客户群体不同。全屋智能既面向地产、酒店等B端客户,也面向C端消费者,从市场普及的角度,只有广大C端消费者自发去体验和传播,行业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因此C端渠道变得愈加重要,众多公司都在自建全屋智能体验店。智慧家庭主要是面向C端消费者,少数精装房地产项目中也有一些大家电的集采。

  第四,玩家不同。全屋智能玩家众多,有智能家居创业公司如欧瑞博、绿米、云米等,也有互联网科技公司华为、小米、百度。智慧家庭的玩家则主要是家电公司了如海尔、美的。因为上述公司没有家电,因此也没有办法走智慧家庭路线。

  从产品品类来说,两条路线有一定的互补性。从发展速度和用户体验的满意程度来说,建立在白电智能化基础上的智慧家庭,低频非刚需,走的可以说是一条曲折而相对漫长的路径,短期难以见到成效,但长期来说,通过积累行业知识如衣物洗护、菜谱、健康知识等和用户生活数据,可以构建竞争壁垒。时间点上,海尔从2015年首提智慧家庭战略,但我认为应该2019年左右云端主动服务等功能的开发是智慧家庭阶段的开始,发展的高峰期我认为会比全屋智能晚两年左右,预计是2026年底,届时基于每个家庭中智能设备的增多和数据的积累,AI赋能的主动服务功能能带来一定的体验和口碑。

  在智能家居行业中,可以粗略概括有三个商业模式:平台模式、解决方案模式和产品模式。平台模式是指通过建设智能家居平台,提供云平台、物联模组、APP等产品,吸引第三方设备厂商加入到平台生态中。选择平台模式一般需具备平台型企业的资源禀赋,如云基础设施、销售渠道等,收入模式则是自身资源的变现如云计算费用、电商平台费。平台模式起步的比较早,先行者还包括京东,可惜在近些年迷失了方向,彻底掉队。目前平台模式代表性的企业是华为、天猫精灵和涂鸦。

  解决方案模式是指为客户提供完整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包含硬件设备、软件、家装设计及安装,目前主要是指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客户包括B端地产、酒店等和C端终端消费者。收入模式主要包括硬件设备、项目实施等费用。解决方案模式历史比较悠久,传统的智能家居项目如别墅的全宅有线自动化集成就是这种模式。如前面所述,从2021年开始,全屋智能成为行业共识,多种类型的公司进入这个赛道,既有科技巨头华为,也有互联网公司百度,创业公司如欧瑞博、绿米,家电巨头海尔。值得一提的小米和云米都对外宣称全屋战略或者方案,但从实际表现来看,并没有涉足家装设计和方案定制,因此不能算进入了全屋智能赛道。

  产品模式是指主要为C端消费者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包括智能家电、小家电、电控照明等,收入模式主要是卖硬件产品。代表性的企业是传统家电巨头海尔、美的,科技巨头小米,创业公司绿米和云米。小米的模式值得多说一句,虽然最为人熟知和称道的小米的生态链模式,但是随着这些年小米对生态链公司的掌控力下降,小米和比较有实力的生态链公司之间几乎没有协同了,以智能家居相关的企业绿米、云米、Yeelight为例,他们都有自己的APP以及打造自己的产品矩阵,和米家产品也无法互通。所以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的生态链模式已经不太成立,小米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米家产品,包括大家电和小家电、智能硬件。

  不管是否已经是通用人工智能AGI,2022年底横空出世的ChatGPT,其表现出来的强大理解、推理甚至规划能力,足够让世人震惊,以至于人们开始探讨未来AI是否会统治人类,碳基生命的存在是否就是为了引出硅基生命。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一波AI到底是不是AGI,我们暂时认可微软的说法,GPT-4已经是AGI的雏形。

  如同2014年智能音箱语音交互技术大大提升了智能家居的交互体验,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这波AGI则会极大的提升智能家居的智商,势必能够帮助行业取得更大的突破。AGI有三大基本能力,第一是世界知识,GPT-3.5有3000亿单词、45TB的训练数据量,1750亿个模型参数,搜集了互联网上所有的人类知识,获得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可以说从知识层面,超过了所有人类。第二是理解和推理能力,虽然包括OpenAI自己在内所有人都无法解释AI大模型是如何掌握了这项高级能力,只能理解为在大数据量、大算力和大模型的暴力美学下的能力涌现。但从结果来看,确实已经掌握了。第三是语言能力,这个不用多说,这波AI大模型本身就是语言模型,超强的语言能力能够自然对话,而且具备高情商。

  基于这三项能力,我们来推演AGI能给智能家居带来什么。首先,超强语言能力带来真正的自然交互,AI能真正听懂你说的话,理解你的意图,甚至识别你的对话中包含的情绪。可以陪你聊天,给你讲故事,用你喜欢的人设和口吻跟你对话。

  其次,基于强大的理解推理能力,打造更聪明的智能管家。识别你的意图,自动为你操控设备,比如你说热了,给你打开空调,你说要洗澡,给你打开热水器,如果再结合对于用户习惯的学习,就能够提供真正智能和个性化的服务。才外,还可以基于强大的上下文能力,帮用户记账、备忘记录、日程安排。

  最后,基于AI掌握的世界知识,打造知识渊博的家庭智囊。问天气,问新闻,问健康、问菜谱,问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也可以给孩子辅导作业。GPT-4等模型因为训练时只能使用当时最新的数据,因此存在知识陈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正在改进,将模型掌握的世界知识与搜索引擎结合起来,就能提供用户最全面并实时的知识。

  总结下来,如果利用好GPT等AI大模型所具备的超强人工智能能力,有望促进智能家居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预计首先智能音箱会接入AI大模型能力而大大提升功能和体验,带来一拨智能音箱的销量提升和渗透率提升,有望进一步覆盖更多新用户家庭。与上一轮智能音箱的补贴式扩展不同,这一轮将是真正的产品体验驱动。接下来智能音箱的家居设备控制体验提升,带来一波智控类设备的销量增长,如开关、插座、灯光、窗帘,有望进一步让更多用户体验到智能家居的体验,从而帮助智能家居加速迈入主流市场阶段。

  不过尽管从AI的角度比较乐观,但是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也需要强大的产品力真正将技术转化,拭目以待吧。

  互联互通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用户的角度一定是希望家中的智能设备足够丰富和多元化,而不会受限于一个或两个品牌,更不希望满心欢喜的买回来一个设备发现无法与家中其他设备兼容而只能退货。从这个角度看,企业进行互联互通的研发无疑是一个百分之百正确的选择,而且越早能够与更多产品互通,越能占得市场先机,并且能在互联互通的标准和协议上掌握更多话语权。

  但是企业仍然需要对此进行谨慎的决策,以决定在什么样的阶段进行什么样的投入。首先,要明确行业仍处在早期阶段,更需要考虑的是尝鲜者的诉求而不是所有用户的诉求,产品质量够不够好、性价比高不高、品牌够不够大、售后好不好、买了之后与家里现有产品兼不兼容,等等考虑,这些是典型的理性消费者和早期大众的消费诉求,而不是尝鲜者的,尝鲜者更在乎产品功能新不新、酷不酷、是否有情感体验、是否值得炫耀。所以,在行业早期阶段,企业应该更聚焦在产品自身的创新上,而不是是否互通等更保守和平衡的产品属性上。

  其次,行业早期因为技术和协议的不成熟,一个标准和协议是否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很难看出,因此过早站队和过多投入精力研发风险很大。此外即使一个标准和协议已经展现了未来大一统的潜力,因为早期的研发和认证的周期比较长导致的成本上升,且无法带来实质功能和体验提升,对一款产品的销量没有帮助甚至有负作用。

  所以,企业应该审时度势,在互联互通即将成为行业痛点的前期,加大研发投入,攻克难关,彻底拥抱互联互通。在行业的现阶段,保持关注并适度进行研发投入是比较务实的选择。

  艾媒咨询数据,全球智能家居包括设备、系统和服务消费在内,5年(2018-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

  智研咨询数据,2021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在5800亿元左右,较2020年增长了12.75%,预计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515亿元,增长12.3%;

  IDC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2亿台,同比持平微涨;

  奥维云网数据,2022年我国精装修市场智能家居配套规模为19.87万套,同比下降27.9%,配置率达13.6%,同比增长4.0%;

  IDC数据,2022年中国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54.9%,并且在未来5年内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9%。

  从数据来看,在2022年整体经济下行,疫情影响严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行业还是逆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在2021年形成行业共识,成为行业新热点的全屋智能,增长迅速。但另一方面,从市场渗透率来看,相关数据表明,即使到2022年底,估计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仅为2%~4%,智能家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艾媒咨询的调研表明,中国家居用户对家居行业的前景看好。非常看好家居行业的中国用户的比例为38%,看好家居行业的中国用户的比例为51%。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家居行业的认可度较高,相比一些可能被替代或者受政策影响大的行业,家居代表了人们改善生活的朴素愿望,行业风险要低很多。2022年双11期间,天猫平台上,监控安防和智能家居行业预售30分钟即超去年全天。其中,小米全屋智能相关品类整体预售成交接近翻倍,华为和360的智能安防产品预售成交超过10倍增长。京东平台上,智能坐便器同比增长34%,智能浴室柜同比增长204%,智能家居同比增长36%。可见智能家居需求的增长良好。

  不变的是行业依然是三类主流玩家,变化的是有人逐渐掉队。第一类玩家,互联网与科技巨头,典型代表是华为、小米、百度。华为和百度表现活跃,小米在宣布造车之后,智能家居上的表现可以概括为躺平。而曾经的主流玩家京东、阿里则已经掉队。京东最早于2014年发布京东微联平台,后来改名为京鱼智能平台,2021年又推出京东小家平台,频繁更名的背后也能看出未能找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路线日发布公告,阿里智能云物联平台停止运营,也宣布阿里的智能家居平台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仅留下天猫精灵的智能硬件生态的火种了。第二类玩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典型代表是海尔、美的。海尔表现积极,在2022年全力挺进三翼鸟战略。美的在2022年进行了一轮大裁员,IoT事业部是重灾区之一,对于智能家居,2022年的美的可以理解为缩减投入。第三类玩家,智能家居赛道新锐创业公司,典型代表有欧瑞博、绿米、涂鸦、云米。欧瑞博冲刺IPO,在全屋智能上加快步伐建设,绿米稳扎稳打,产品层面表现不俗。云米则面临营收持续多个季度同比下滑严重,已经掉队。涂鸦2022年营收下降31%,正在掉队当中。其他玩家如电信运营商、房地产商则逐渐退出舞台。

  2022年新产品品类不多,基本是老品类的迭代。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主打人机交互的智能单品,如小度科技推出的具备全语音交互、智能生活管家、智能家居控制等功能的自由屏,可实现主动语音坐姿提醒等智能护眼功能的大屏护眼学习机,拥有智能动作指导、在家即可享受AI私教带来一对一专业运动指导的智能健身镜等。

  根据小米2022年的财报,2022年实现总收入2800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4.7%,IoT整体收入为787亿元,占整体收入的28%,同比下滑6.1%。虽然IoT收入也下降,但是可以看到占比上升到接近三成,小米多年的IoT战略终于收到成效,在手机行业萎缩的时候成长为小米的收入顶梁柱之一。小米IoT平台接入的IoT设备数达到5.89亿台,同比增长35.8%。可以看到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整体来说,自从雷军宣布造车以后,小米在智能家居上的表现可以用躺平来总结,全屋智能战略没有实施,产品上的创新停滞,去年唯一新发布的机器人铁大实际上属于概念产品,与智能家居短期内无法产生协同。据卢伟冰表示,小米已经完成了在大家电业务的学习曲线,接下来会强化资源整合能力,进入到大家电业务的快速发展阶段。这可能是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唯一在前进的力量了。

  华为基于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技术积累,早期推出HiLink接入,2021年整合成为鸿蒙智联,生态规模在持续扩大。根据2022年11月华为开发者大会上的宣布,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达3.2亿,同比增长113%。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超2.5亿,同比增长212%。生态的发展可谓非常的迅速。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上也能看到不少鸿蒙智联。

  全屋智能方面,2022年华为继续重兵投入,一共举行了三场跟全屋智能相关的发布会。3月的华为全屋智能及场景新品春季发布会,发布门锁、智能音箱等相关产品,发布华为全屋智能主机SE,实现了主机系列化。7月的华为夏季新品发布会,发布全屋智能2.0,带来新的后装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并带来桌面中控屏产品。11月全屋智能3.0,推出高可靠、高感官、高掌控等“五高”体验升级。

  在行业整体比较沉默的2022年,华为连开多场发布会,背后动机主要是手机业务遭到美国封禁大幅下滑,迫于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然而智能家居市场实在难以撑起华为的野心,华为也再已不提2021年喊出的口号:5年500万套。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在2022年精装修智能家居配套项目排名中,华为排名第3,占据8.0%的份额,计算可得约2161套。再估算一下后装项目,全国100多家门店总共可能不到3万套。综合计算全年不到4万套,离5年500万套实在太远。

  2022年百度继续沿着两条路线前进。智能单品路线年小度推出小度添添智能健身镜M30、小度语音智能闹钟及小度大屏护眼学习机P20、添添自由屏。并且据称已进入超4000万家庭,在教育智能硬件领域成为行业第一,每三位小学生就有一人使用小度。智能音箱方面,小度在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和智能屏出货量中再度保持第一,已连续数年蝉联榜首。

  全屋智能路线年开出第一家全屋智能旗舰店,2022年已经落地全国近百个城市100多家全屋智能体验店。全屋智能方案涵盖家居、地产和智慧酒店,产品涵盖了智能音箱、门锁、中控屏、智能开关等多种产品。

  可以看到在2022年整个行业不算景气的情况下,百度的步伐比较稳健,在体验店的扩张上没有过于激进,而是按照规划稳步推进。在产品创新上,则是持续推出新产品,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根据景鲲在多次的公开演讲来看,小度科技自身定位为人工智能公司,而不是硬件公司。但是可以看到,小度科技的硬件策略是成功的,因为硬件是非常好的AI能力的载体,通过硬件被更多用户在更多场景中使用,能够获得大量的数据,从而进一步推动AI能力的提升。2023年1月,小度科技进行了B+轮的融资,也可以看出公司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2022年5月份,海尔旗下三翼鸟召开2022三翼鸟全屋智慧全场景发布会,“1+3+5+N”全屋智慧全场景解决方案,同时发布行业首个分布式场景屏-智家大脑屏。三翼鸟是海尔作为全球唯一的场景品牌,提供集家电、家居、家装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能力。2022年,三翼鸟持续优化并依托智家大脑能力、场景方案能力、门店运营能力、1+N交付能力、数字化工具能力5大核心能力,持续放大用户价值。2022年海尔智家实现收入2435.14亿元,同比增长7.2%,营收逆势增长跑赢行业。归母净利润147.11亿元,同比增长12.5%,利润增速持续超营收增速。这个成绩在家电三巨头中是最好的。

  海尔是家电三巨头中进行智能家居转型的代表,虽然在技术上,相比华为和小米,海尔是最不被看好的一个。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最火热、新技术爆发的2019和2020年,华为和小米频频发布自己的连接新技术新体验、操作系统,海尔最大的动作是2019年更名为海尔智家,2020年发布场景品牌三翼鸟,虽然海尔在智能家居和IoT上甚至是国内最早的公司之一,2014年就发布了U+智慧生活平台,但海尔一直没有引领性的技术可以发布。海尔最大的优点是对智能家居的坚持,从2014年发布智慧生活战略,海尔一直在保持智能家居研发上的投入,保持在产品和技术上不掉队,同时不断在市场和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比如套系化和场景化,就是海尔一直在提的家电和智能家居方向,也逐渐成为行业的共识。

  2022年5月,美的举行了一场智慧家主动智能发布会,正式发布主动式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3-6-5主动智能全生态布局:全屋分布式感知、千人千面的AI深度自学习、主动式的全屋解决方案3大主动智能能力,智慧设计、智慧生活、智慧管家、智慧场景、智慧产品、智慧服务6大服务能力,自在客厅、美味厨房、无忧阳台、享受卫浴、好眠卧室5大空间智慧场景解决方案。从发布的方案和提倡的主动智能来讲,没有任何新意,基本上是跟随海尔的场景化方案。6月,美的推出首款家庭服务机器人小惟,定位于智慧家庭新成员、贴心的家庭助理,身兼AI管家、家庭助理、安全卫士、科技玩伴等“身份”。

  整体表现上,相对2021年美的基于开源鸿蒙发布自有操作系统,同时发布IoT平台和开放平台,2022年的美的在智能家居上基本处于隐身,同时据称美的IoT团队进行了大幅减员。可能是美的基于整体经济形势和智能家居行业趋势的判断,暂缓对智能家居的进一步投入。

  产品方面,在2022年5月的全屋智能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欧瑞博发布了智慧屏、智能语音开关、智能灯等系列产品,以及专为全屋智能打造的原生物联网操作系统HomeAI OS 4.0。宣布全国已经有1000多家专卖店,服务超过300万个家庭用户,同时宣布3年1万家店。融资方面,2022年1月,欧瑞博宣布完成新一轮10亿的融资。

  2022年对欧瑞博可能是非常难过的一年,欧瑞博以B端地产为主,B端本身回款周期长,现金流容易不健康,地产项目更甚,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给欧瑞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其中恒大是欧瑞博的投资者,又是重要客户,恒大的暴雷对欧瑞博更是雪上加霜。从2022年精装修智能家居配套项目排名也能佐证这一点,欧瑞博从2021年的名列榜首变成第五,市占率从13.2%跌落到6.1%。

  同时,欧瑞博还面临比较大的上市压力,公司2011年成立,已经经过了7轮的融资,因此急于上市。欧瑞博曾在2019年筹备上市,2020年就进行过上市辅导,但此后没有了下文,如今在9月重启了IPO进程,但遭遇2022年的行情,可谓压力巨大。欧瑞博积极拓展全屋智能专卖店,可以看出可能想通过开拓C端市场来走出B端地产市场萎缩的困境,但是前面10年共开了1000家店,要在接下来的3年开1万家店,就不免让人觉得过于激进了。

  2022年,绿米新品发布不多,3月发布了妙控屏系列产品。作为国内首批支持Matter协议的公司,2022年绿米积极进行Matter方面的建设,在CSA连接标准联盟在深圳举行Matter开发者大会上,公司公布预计在2023年完成10+产品品类,160+ SKU产品支持 Matter,进一步丰富Aqara产品矩阵。在CES2023上,绿米携多款产品参展,并在Google、三星展区隆重亮相。

  绿米是小米生态链公司中四家涉及智能家居业务的公司之一,其他两家是云米和Yeelight。相比已经上市的云米,绿米要更低调但步伐更稳健。绿米可以概括为两个特点,第一,扎实做业务。在小米生态链中,绿米最早的定位是做ZigBee系列的传感器和网关,同时逐渐发展成为实力强劲的全屋智能厂商。产品方面,一方面夯实优势产品传感器和开关等,另一方面稳步扩充品类,据称已拥有超过30个品类、超500自研SKU。全屋智能方面,据称在全国已有600多家Aqara Home智能家居体验馆,覆盖490+城市及地区,线官方战报显示,智能开关、智能窗帘、传感器三大品类斩获全网销量销额双冠军,全屋智能新零售订单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第二个特点,积极拥抱外部生态,绿米产品目前全面覆盖Apple HomeKit、小米米家、Google Assistant、Amazon Alexa等平台,从与三星的合作来看,应该也支持三星SmartThings。绿米非常清楚自身定位,专注做好产品,不去涉及入口业务,而是积极与入口和平台级公司进行合作。同时绿米又是Matter生态最积极的参与者,目前可以认为绿米是国内开放性最好的智能家居公司,产品具备非常好的互联互通性。

  2022年7月5日,涂鸦智能采用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在港交所IPO成功,融资7000万港元,但是当日市值较2021年纽交所上市时市值跌去90%。今年3月2日,涂鸦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年营收入2亿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占比最高的物联网平台服务(PaaS)收入1.53亿美元,同比下降41.5%,净亏损虽有收窄,但仍亏损1.46亿美元。财报显示,到2021年底,公司PaaS业务的客户数量为5500个,到了2022年则为5100个客户,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中,公司PaaS业务丢了400个客户。

  涂鸦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物联网平台公司,也是目前还活跃的唯一一家纯正的物联网平台,没有去研发自有产品,也没有进入全屋智能领域,继续专注在为广大设备商提供智能化服务上。从这个角度上,涂鸦是非常战略聚焦和理性的,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公司在营收上的颓势。

  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涂鸦营收下滑的原因。首先是全球层面的经济形势下滑,以及中美贸易的脱钩。涂鸦智能所主要服务的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行业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消费升级,经济形势差,消费需求下降,涂鸦的整体收入必然下降。其次,涂鸦提供的PaaS服务严重依赖于亚马逊、微软、腾讯等云计算服务商,大部分收入用于支付云计算的成本,盈利空间有限,也因此涂鸦一直想提升利润率更高的SaaS服务的营收比重,但是提升有限。最后,涂鸦所提供的硬件智能化业务对设备厂商赋能有限,早期有众多设备厂商进行了尝鲜式的智能化尝试,但是发现对自身的销量并无明显提升,因此也就逐渐放弃智能化,涂鸦2022年丢失了400个客户即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从三个角度对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进行盘点。产品属性、刚需程度、高频低频。

  智能家居产品可以大致分为7类:智能大家电、智能小家电、安防智控、传感器、健康硬件、创新硬件、交互入口。智能大家电,即是传统大家电叠加上智能功能,比如智能冰箱能进行智能菜谱的推荐。智能大家电的主要玩家为传统家电制造业公司,如海尔、美的、格力、TCL,新势力玩家主要为小米系公司,如小米和云米。小米从2019年成立大家电事业部,进军大家电行业,以补足智能家硬件品类上的短板,2022年小米宣布完成大家电行业的学习曲线,接下来将进入大家电快速发展阶段。

  智能小家电,比如豆浆机、温奶器、加湿器等设备叠加上智能家居功能,可以更方便的操控,主要玩家也是家电公司,但市场集中度不如大家电高。由于大多数公司是中小规模,因此智能家居平台产生的影响力比较大,智选模式针对的主要就是这类公司,比如华为智选。

  安防智控类,主要是摄像头、门锁、开关插座、灯光窗帘等,这类产品有一个特点是需要布线,因此一般在前装环节部署。这类产品的玩家同样很分散,属于蚂蚁市场,一般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制造业集中地带。传感器类,包含温湿度传感器,烟雾、水浸、燃气、二氧化碳等监测传感器,以及人体传感器等。人体传感器为近年来伴随无感智能的兴起而出现的,其中代表性的产品为绿米2021年底发布的FP1。

  健康类硬件,主要为人体健康相关的智能硬件,如体脂称、血压计、血氧仪等。创新硬件类,主要指智能洗碗机、扫地机器人、魔镜等创新品类,这类产品为全新品类而非传统电器的智能化。最后一类交互入口,主要包括智能音箱和智能面板,智能面板的前身为别墅和酒店中常见的控制面板,可以一键控制场景。这个品类最新形态的确定最早应该是2018年欧瑞博推出的MixPad智能面板,集成了按键、触控和语音的交互方式,以及液晶大屏的外观。

  整体来说,智能家居不是刚需,这也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了几十年依然没有普及的根本原因。智能家居代表了消费者对更舒适、便捷、健康的家居生活的需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需求分析的角度,这不是用户痛点需求,而是痒点和爽点需求。那么一个行业是否只有用户痛点才能驱动发展呢?当然也不是,智能手机是一个典型的靠爽点引爆的行业,iPhone出现之前,用户不会觉得手机不能上网和听音乐是痛点,但是用了iPhone之后会说体验太爽了,我们都需要一个智能手机。而智能家居同样可能是一个通过痒点和爽点需求推动的行业。

  安防智控类产品和传感器类产品是典型的痒点需求,通过门锁和传感器的感知功能,联动调节全屋灯光窗帘等设备,从而实现回家、离家、睡眠、起床等场景,虽然老生常谈,但是如果做到功能稳定,反应丝滑,还是能带来不错的体验的。尤其是人体传感器的大量应用,能够实现一些灯随人动、区域灯光等无感交互、无缝流转的全屋智能体验。同样还属于痒点需求的还有语音交互,动动嘴即可以控制全屋设备,还可以问天气、定闹钟、听音乐、听故事、甚至闲聊,如果你已经习惯了使用智能音箱,即使是基本的开灯关灯,基本上是回不去了。健康类硬件和智能小家电,我认为也属于痒点需求,还是能给生活带来一些小确幸的。以及一些创新类硬件如扫地机和洗碗机,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按照网络流行的说法,属于买了就后悔,后悔没有早买的设备。

  再说爽点类需求,我将智能大家电、魔镜类产品、智能面板归为这一类,说实话是有些勉为其难的。两个原因,一是这类产品尤其是智能大家电,确实是最能代表我们的家居生活,衣食住娱,如果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学习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主动提供贴心的服务,确实会给用户带来惊喜。二是目前的这些产品品类中,也难以出现非常有想象力和令人惊艳的产品,相比较之下,智能面板、魔镜和一些带大屏的家电的颜值和逼格相对较高,能给人带来视觉美感吧。

  最后是痛点类需求,智能摄像头,一般用来远程照看小孩或者是老人,那么运行一些AI监控算法或者能联动一些家居控制或者报警功能,是能给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纵观所有品类,智能摄像头是唯一能相对痛点的产品了。

  与手机这类高频产品相比,智能家居产品整体上来说都属于低频产品。但家毕竟是人们可能花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待的地方,其中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每天都会用到,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用高频和低频来对产品进行一下划分。采用一个不严谨的数字,我们将每天使用5次及以上的频次作为高频,5次以下作为低频。同时,因为智能家居产品大多为家庭所有成员共有,所以数字上采取家庭累计使用次数。

  安防智控类产品中,对智能摄像头有真正需求的用户每天使用次数应该会比较多,可以算高频产品。全屋智能类产品门锁、灯光、开关、插座、窗帘等产品在回家、离家、起床、睡眠等场景中基本都会用到,也可以算高频产品。

  智能大家电中,冰箱和厨电使用频次相对较高,而电视、热水器、洗衣机使用频次相对较低。

  交互入口类产品,智能音箱的使用频次较高,问天气、问时间、听音乐、听故事、开关灯,一旦习惯了使用智能音箱,还是很容易产生依赖的。据称小度智能音箱用户天天利用频次高达20-30次。而智能面板因为墙面安装,触控的方式可能使用频次不高,语音控制的方式可能频次更高一些,整体可以算低频产品。

  创新硬件中,洗碗机、扫地机等整体上来说次数都不多,但是基本每天都会用到。

  传感器类产品,其实是一直在工作,但因为用户主动体验感会比较低,可以列为低频产品。其他如健康类硬件、智能小家电整体使用频次较低,算低频产品。

  总结下来,安防智控类产品的使用频次最高,且用户体验感最强,是全屋智能体验的主体,应该作为行业突破的方向。

  互联互通一直是行业痛点,Matter被寄予了一统江湖的厚望,从2021年5月CSA联盟推出Matter,到10月Matter 1.0标准发布,全球已经超过560家成员公司,国外有苹果、谷歌、亚马逊、三星等巨头,国内也已经有华为、小米、OPPO、涂鸦、欧瑞博、海尔、美的等120多家公司加入生态。产品方面,亚马逊和谷歌在 2022 年底推出了重大更新,为 Echo Dot 和 Nest Hub Max 等热门产品提供了支持,三星SmartThings在Android和iOS上均已支持Matter设备。国内绿米、涂鸦等公司已推出支持Matter的产品,海尔、美的、TCL等公司的产品已在认证测试中。在2023 CES展上,CES上的每家智能家居厂商都带来了支持Matter的产品或者方案。

  目前Matter首批支持的设备类型主要是电工电气类设备,如照明、窗帘、门锁、传感器等以及控制设备。据悉新的设备类型工作组已经成立,包括白电、扫地机器人、摄像头等设备的标准已经在制定中。新的设备类型一旦支持,智能家居产品类型就基本完整了。

  从以上看,Matter没有让人失望,众多厂商已经用脚进行了投票,但更多的厂商还在观望中,毕竟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到底如何,还需要看市场表现。对此我不是很乐观,受限于智能家居本身的普及率,加大投入Matter产品的研发难以短期见到效果,相信大部分厂商尤其是国内厂商的新产品还会以自有协议为主。要做预计的线年内Matter产品在国内还难以成为主流,但比重一定会持续加大,而国外Matter的普及进程会比国内快。

  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智能家居的基础技术,主要完成两个功能:连接和智能。

  连接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连接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无线技术与有线技术的格局基本稳定,无线技术因为不需要进行安装布线的特点,在后装市场占据绝对主力,即使是在前装市场,KNX、485等有线技术也逐渐式弱,被ZigBee大量替代。值得关注的从华为入局全屋智能以来,主推PLC(电力线载波)技术,但因为成本比较高,目前采用的厂商不多。

  其次,主流无线技术确定,在连接技术百花齐放的2018-2020年,ZigBee、BLE Mesh、NB-IoT、UWB、PLC-IoT纷纷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经过行业几年的探索,基本确定WiFi、ZigBee、BLE为主流。

  最后,连接体验经过行业几年的集中突破,基本到达了一个稳定阶段。设备配网的痛点基本解决,配网方式多样如手动添加、搜索发现、扫码绑、一句话配网、按键配对,配网时长也大大缩短,从最早的几分钟到最快几秒钟。

  连接技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大规模网络的连接稳定性提升、异构网络的自组网及健壮性、设备自动配网可能性突破。

  智能方面,整体上处于刚起步阶段。智能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软件定义硬件,硬件的基础能力需要开放出来,然后通过服务化的软件开放方式,充分挖掘设备的能力,并且更重要的是让设备融入整个智能家居中,与其他的设备和服务协同起来。而目前主要的智能化是通过智能模块完成的,只有基本的设备控制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个层面,设备自身的智能。在智能家居时代,设备上需要更多的传感器,更多的AI能力,更多的算法和程序,对端侧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体系架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物联网设备的特点是系统碎片化非常严重,有无OS、有无内存管理单元、微内核与宏内核、不同的指令集、不同的通信协议等等,因此一个兼容性好的OS对于设备自身效率以及企业研发效率都至关重要。2020年华为推出鸿蒙系统,目标是全场景的统一OS,也引发了一个智能家居行业开发OS的潮流。

  最后提一下边缘计算,智能家居领域的边缘计算主要解决的是家庭局网内的智能家居体验问题,有着高带宽、低延迟、高安全等特性,是连接和智能技术的综合运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一阶段智能家居体验的提升,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在智能家居行业,AI的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语音智能、视觉智能、决策智能。

  语音智能。语音交互是智能家居的最重要交互方式之一,前文也说过这一波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智能音箱带来的语音交互推动的。经过从2014年至今9年的发展,语音交互技术基本成熟,唤醒率,语音识别率,误唤醒及误识别率,基本可用,另外还支持方言对话,支持定制音色,以及后续不断迭代的免唤醒词、唤醒后不停顿直接说命令(one-shot)、多轮对话技术,让交互体验不断提升。然而,语音交互体验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时不时的自言自语(误唤醒后自己错误接话)、听不懂人话(泛化能力差,靠人设计泛化语料)、交互生硬(靠人设计回答及兜底话术)、多轮对话体验差(上下文能力弱、乱接话)。而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这一波大语言模型技术有望能进一步促进语音交互的大大提升,进一步促进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前文的分析中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视觉智能。机器视觉在智能驾驶、工业检测、安防交通、医疗图像等众多领域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还比较有限。除了摄像头和门锁、猫眼上会用到的人脸识别相对成熟,智能识别食材和衣物这两项最受期待的视觉能力多年来一直未有突破。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客观条件导致技术难度大,比如食材识别,大部分食材是堆放在一起甚至是放在塑料袋里,衣物识别,用户洗衣服时的习惯是抱着一堆衣服一起洗,都导致难以准确识别。其次,需求不足,前文已提到白电上的智能功能对于用户不是痛点功能,因此厂商动力有限,不会投入大量资金去做数据的标记,数据少导致效果差,效果差投入就更少,从而进入效果差数据少的循环。

  决策智能。智能家居中,对用户提供主动服务一直是行业的追求,而实现主动服务背后的关键就是决策智能。决策智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对用户意图的推理,基于用户的连续性行为、家庭上下文、用户画像、家庭画像等来综合推理出用户的意图来。其次是识别用户意图之后的服务提供,是控制一个设备、提供一个场景、推荐一个菜谱还是播放一段音乐?需要针对意图提供最合适的服务。整体来说,决策智能还处于初期阶段。

  首先说明一下为什么智能家居中为什么需要大数据技术。在未来的智能家居行业成熟阶段,一个家庭中大概有几十到几百个智能设备,每个设备可能每个小时产生几十条数据,那么一年大概会产生几十万条数据。对于一个服务千万级家庭的智能家居平台来说,每年就是万亿级的数据量。而这些海量的数据中,有设备的信息、人的信息、环境的信息、服务的信息,有告警、有状态、有人的姿态、有意图等等,需要用大数据技术来挖掘和处理。

  大数据技术主要有三类应用。首先是分析类应用,对于用户端是提供历史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如室内温湿度记录、体重变化曲线、开门记录等。对于企业端则是提供日活、月活、热点功能统计、用户特征统计等,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用到的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大数据技术,如数仓数据湖、数据集市、报表看板等。其次是挖掘类应用,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来,典型的如从用户的行为中挖掘用户画像和学习用户习惯。最后是决策类应用,基于对家庭的家居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智能的决策,也就是上节中说的决策智能。

  讲完IoT、AI、大数据,最后简单提及一下感知技术。感知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刚刚兴起,但至关重要,而且是IoT、AI和大数据的综合运用的技术,有机会单独成文介绍了。

  最后,照例对行业表达一些期待,我认为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未来几年智能家居相对比较乐观。政策层面,2022年多部委发布多项智能家居推进的政策,并且将智能家居列为十四五的重点消费升级实施方案。经济层面,在全球经济下行,国内走出疫情,经济急需复苏的大环境下,刺激消费成为重要方向。消费者认知层面,在行业十余年的努力下,消费者普遍接受了智能家居的理念,认为未来的家居生活会更舒适更美好。技术层面,基础技术均已突破,等待大规模的应用。

  期待行业能够在接下来几年加速发展,争取3年跨越鸿沟,正式进入大众市场。也期待企业玩家们都能持续努力,如果在黎明到来之前选择停止脚步,就未免太可惜了。

相关推荐
  • 首页-利澳娱乐-利澳平台【注册登录】
  • 天辰娱乐-网址是多少
  • 首页〞天运注册平台〝首页
  • 速盈速盈平台注册下载官方首页
  • 鹿鼎娱乐-首选注册
  • 首页、开丰娱乐挂机
  • 首页‘6A娱乐平台
  • 首页~玄武注册-首页
  • 首页-永盈会娱乐娱乐平台
  • 大摩注册-注册中心
  •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首页_富联注册_平台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